HOME > ニュースページ > 中国語番組 > 詳細

【中国語】東日本大地震から4年 廃墟の中の大和精神

2015年03月22日
【中国語】東日本大地震から4年 廃墟の中の大和精神

311大震四年 廢墟中的大和精神

 

日本311大地震,已經過去了四年。在311滿四週年前夕,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,在對遇難者家屬及災民的痛苦感同身受的同時,必須加快重建步伐。儘管災難過去四年了,但直到現在,仍有很多災民過著避難的生活,但新聞最聚焦,帶您看到,為何日本,可以穩定的從災難的打擊中,走出來。

 

以往清一色西裝領帶筆挺的上班族,穿著polo衫,涼鞋等夏季輕裝上工。為了達到夏天省電目標,日本許多公司紛紛改革服儀規範,讓上班族也可以消消暑。 311大地震後的福島核災,讓核電廠的安全疑慮浮現,日本境內的50多座核電廠陸續停止運轉進行安檢。2014年,日本首次迎來零核電的夏天。從企業到家 庭,都使出省電絕活。

日本公司職員:「因為要嚴守辦公室內28度的設定,能穿polo衫上班,真的得救了。」 

不只節能減碳,共體時艱。日本人的價值觀,在經歷一場大地震後,似乎也開始有所轉變。 根據OECD 2009年對各國社會孤立狀況的調查,日本人不跟家人以外的人交往的比例,高達15%,為OECD國家裡比例最高。說明了在高度經濟發展及富裕生活之下,日本社會裡逐漸疏遠的人際關係。但一場搖碎許多人家園的強震,讓日本人重新省思,之於生命,什麼才是最重要的。 

定居台灣日本人 鹽谷純子:「當時在仙台,我想自己會不會就這樣死了。受災當下是這種情緒。」

日本留學生 石黑亞實:「普通的生活上,突然發生這種事情。真的很多人過世,而且還沒找到的人也很多。這樣的話,真的對自己的家族的概念,也很有變。以為當然的事情,就覺得那個不是當然的事情。是真的很寶貴的事情。」

儘管自己沒有受災,但看著災民們失去至親,被迫遷出自己熟悉的土地。那份心痛,彷彿自己也感同身受,所以要互相扶持一起走下去。哪怕只是一個東北災區小鎮裡一間食堂開張的消息,透過電視台的報導,都為整個日本注入元氣。

台灣三菱商事總經理 丹羽康彥:「日本人有互助的精神,不是只靠一個人去做事,大家互相幫忙,一起往前。這是一種特質,在日本人的性格裡存在著。」

在一家廉價航空最新推出的廣告中,小女孩每天努力做家事存下零用錢,連吃冰淇淋都捨不得,為的就是要買一張機票,飛去見上分居的爸爸一面。另一家瓦斯公司 則推出一系列以家庭羈絆為主題的廣告。疲於就職活動的女孩,始終收到的是公司的落選通知,好不容易進到最後一關,進到家門前的一刻卻再次希望落空。

廣告台詞:「我就知道妳在這。」

放聲大哭後,回家吃到媽媽的親手料理,又有力氣重新出發。 

珍惜人與人的羈絆。受到金融海嘯及大地震的雙重打擊,讓戰後工作至上的日本人,開始學會平衡生活重心,重視人與人間的情感寄託,活在當下。

自由設計師 高崎:「覺得明天還有的東西,實際上在眼前就這樣沒了。所以要用現有的生命,努力活下去。」

因此,許多日本民眾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方式,企業也開始思考社會責任。根據2015年企業調查,地震發生後的四年間,前往東北投資的企業,比起2011年 增加10%以上。東北地區是半導體及汽車產業的工廠集散地,原本就以製造業為大宗,因此前進投資的企業中,也以製造業比例最高。如豐田就將汽車零件廠整 併,在宮城縣成立了大型工廠,創造就業,為災區重建打下基礎。宮城 岩手及福島三縣的工業生產指數,已經恢復到地震前的水準。

台灣三菱商事總經理 丹羽康彥:「經過五十年,一百年而成就的東西,一夕間就沒了。不是一年,三年或五年的期間,所以必須得做長期的支援。不是只出錢,而是一起流汗,幫災區的人們找到工作,讓他們獲得各種幫助。要讓這種循環,往後也持續下去。」

儘管災區要完全恢復,可能還得花上三到五年,至今也還有23萬災民仍棲身臨時住宅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日本正一步步,穩步的走出谷底。而日本人面對巨難,展現的冷靜 秩序,也讓國際社會看到了大和民族的堅忍頑強的韌性。

採訪撰稿: 林妤
攝影後製: 盧天常 高健倫

トップページへ